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华居建设

HUAJU CONSTRUCTION 

从建筑到城市综合体,我们还有多远?


     2015年1月22日,“我城,我想:城市综合体的未来”高峰论坛在上海闭幕,除了众多设计机构分享了城市综合体未来的设计和发展方向之外,也透露出“城市综合体”这一概念对于建筑提出的新要求。

建筑发展为城市带来阵痛

   现代城市综合体在城市高密度与快速发展下,面临多种问题,诸如区域规划与交通、城市空间结构、城市更新、功能混合、业态融合、空间设计、运营管理等方面。可以看到,我国城市综合体显现出雷同现象,除常见的商业模式外,一直还在摸索与实践中。城市综合体作为未来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,必当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一起承担更多的职能。同时城市综合体已慢慢发展并不同于以往的综合体概念,需要开发商和设计方不断放开思维,以更多元的视角关注城市的土地、交通、经济,以及人性化、可持续与活力发展。正如纽约High Line Park呈现出的景象,保留遗存、跨越区域、联系交通、融入生活、开放于众,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、最吸引人的场所。对于城市,这或许是未来努力的方向。

   整个城市综合体的产生、设计、运营是一个涉及多方的产业链,论坛将关注“投资—规划—专业顾问—甲方及其设计管理人员—设计院设计人员—产品商—运营”的产业链条,希望以更专业的讨论、更精准的视角,直面目前综合体设计与发展面临的问题,同时集合相关各方来一同探讨城市综合体的未来,探究其对城市良性发展的价值和动力所在。

   绿地集团副总建筑师贾朝晖在论坛分享的演讲“城市综合体竞争力打造策略”中就表示:相对与“各自为政”的传统建筑模式,城市综合体有更明显竞争力和优势。同时,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和打造过程,也需要更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。

智能节能或成未来主导?

   建筑的智能化及节能问题在城市综合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如何实现综合体建筑的智能化是一个值得大家研究与思考的问题,为此,“2015城市综合体高峰论坛从城市综合体如何实现智能化;综合体的智能控制、运营、管理;综合体中智能配电、照明、电梯系统等方面展开讨论。届时,将邀请城市综合体项目业主方、建筑电气行业的知名专家、设计施工单位等各方代表共同参与,共同推动智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。

  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城市与人口高密度发展下的产物,涉及城市规划、投融资、商业规则、混合功能配置、交通接驳等一系列因素,  已然超出建筑设计本身的范畴,建筑群体实现的城市效用与价值远大于建筑单体。由于其特殊性,也很难像办公楼、博物馆或学校等类型建筑那样效仿国外建筑设计。

   所以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探索是宏观层面的,是关于城市综合体整个环节中一段链条的衍生。近几年,我国城市综合体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快速发展,然而多出现的是万达广场、万象城、来福士广场等商业综合体。除去  商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外,并未对城市有真正意义。

   同济大学王桢栋教授基于多年研究对“城市建筑综合体城市性”的探析;同济大学董春方教授对城市综合体“杂交与共生”方式的演进讨论;以及对香港都市综合体与城市交通良好空间驳接的策略分析,展现了城市综合体多方面特性与问题所在。

   现代建筑想要形成城市综合体,除了整体规划设计,对于整体的部品采购,智能化和节能化也许要有整合统筹的建造方式。整合统筹的意义不仅限于保证统一的城市综合体形象,通过整合,也能够优化建材的采购、智能技术的运用,让智能化不再停留在表面,达到正真的节能效果。

文章分类: 新闻中心-行业动态